s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53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都市小说 脸红心跳
脸红心跳
会员书架
首页 > 都市小说 > 重生之母仪天下 >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53节

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53节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千禧 秋雨有来信(校园 1v1 h) 山青卷白云:女翻译与王维 当万人迷穿成万人嫌后 就是变态怎么了? 情真情假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? 好姐姐(g1) 裂玉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殷丽仪看向丈夫:“那怎么可能呢?只不过这次他要吴郡,怎么郭家兄弟没有任何阻拦?吴郡可是赋税重地啊。”

&esp;&esp;养病十分耗钱,殷丽仪很清楚。

&esp;&esp;谢九仪道:“他刚拿下豫州,又在魏王此事上呈中立之态,郭家兄弟当然高兴。那许次妃就一个哥哥,若非魏王抬举,我这次不会让他白拣这功劳,若李许妃之子承袭爵位,他们便可以操纵一切。只是,魏王绝对不可能给任何手信告诉他们。”

&esp;&esp;他死的太急了,若没这么急,自己也可问问。

&esp;&esp;殷丽仪见丈夫已经有了对策,倒是心情舒缓许多,想起曹氏又觉得稀烂。

&esp;&esp;果然,无论许家怎么蹦跶,谢九仪都有对策,他先找到了帮许家兄妹作假手信的人,又寻求魏地文武支持,在魏王下葬之后,迅速让长史官去信京中报信,月余京中传回消息,封殷丽芳的儿子为豫章王。

&esp;&esp;李澄这次来把吴郡,毗陵、广陵三低收复,从此淮阴王和魏王一系再无瓜葛。吴太妃也随李澄夫妻去了徐州,徽音倒是从这里回去之后,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,殷家姐妹再如何,也被她抛诸脑后,所谓的白月光画上了一个句号。

&esp;&esp;以前李澄对徐州治理事事还得跟魏王汇报,现在他全权做主,又是另一番新气象了。

&esp;&esp;吴太妃没了魏太妃和魏王府众人撑腰,整个人也没那么大的底气去闹。

&esp;&esp;徽音这边平静了,殷丽芳虽然如愿以偿的让儿子当上了豫章王,但她也并没有想象中的苦尽甘来,霍家其实这次没怎么出力,魏王妃却总想把豫章王抱在膝下,许次妃和儿子没有如愿以偿,但也总搞一些小动作,更别提妹子殷丽芳家中也不平静。

&esp;&esp;这些本是其次,她心中最不堪回首的还是李澄竟然完全无视于他,原来他对她根本没那个意思。

&esp;&esp;转眼又是一年的春天,万物复苏,迎春花上歇满了采蜜的蝴蝶蜜蜂,璟儿已经开始读书了,瞻儿也学会走路了。

&esp;&esp;灵鹿和灵鹫端着荔枝饮子过来,都笑道:“王妃,王爷来信了,乔管事把信送了过来。”

&esp;&esp;魏王去世之后,李澄的王爷前面都不再加“小”字,这些日子他去青州和豫州巡视了一遍,春日正是劝课农桑之时,现在他倒是有闲心来信。

&esp;&esp;徽音又去看信,上面写了不少见闻,说豫州人吃面食多,面比南边的好,让人送了不少小麦回来,让她平日想吃就吃。还说在吴郡的时候吃到他小时候最爱的鲜肉月饼,所以也让人送了几匣子回来,再有吴郡的蜜饯果脯是一绝,也让人带了回来,吃不完也可以分给身边的人吃。

&esp;&esp;她把信放下,见婆子们抬着箱子,抱着匣子进来,不由嗔怪道:“他也是的,如今南北货铺什么买不到,偏还送来。”

&esp;&esp;福桂几个都笑说:“这是王爷对您情深义重。”

&esp;&esp;徽音又让她们一一把箱子匣子打开,面粉送去小厨房,其余的鲜肉月饼,她让厨下拿去烤了送来,滋味儿的确不错,拿了一匣子让福桂分给身边的人。又有果脯蜜饯这些,拿去做各色点心。

&esp;&esp;下晌,璟儿读书回来,见点心可口,还多吃了几块。

&esp;&esp;“这是你父王带回来的果脯,我看着很是新鲜,并不是那等用糖卤过的腻味,所以特地让人用来放点心上。”徽音笑着。

&esp;&esp;璟儿聪明,年纪小孩颇能坐得住,读书也快,李澄说等他再大些,就亲自教他骑马,还请师傅来教他武艺,几乎都不需要她来操儿子的心。

&esp;&esp;比起前世她怀孕小心翼翼,儿子也怕被毒死,成日活的提心吊胆,现在的日子可太舒服了。

&esp;&esp;璟儿又问徽音:“母妃,父王何时回来啊?儿子都想他了。”

&esp;&esp;“约莫还有一两个月吧,春天播种下去,全年才有粮食。”有粮食才可以供给士兵,后面这句话徽音没说。

&esp;&esp;母子二人用完饭,徽音回房就歇下了,这一晚她睡的酣甜,却早上临起时,做了个梦,醒来时心中难受半天,但又不记得梦中梦到什么了。

&esp;&esp;原本她根本不信鬼神,但是她都能重生了,有些事情还是有些敬畏才好。

&esp;&esp;她决定去庙里上香,吴太妃素来和她不怎么说话,这次听说她要去庙里,又说自己也要去,徽音只好让人安排。

&esp;&esp;因为怕节外生枝,徽音素来都不会随意出门,这次出门也特地选了一处比较近的庙宇,但因为这庙宇不够阔气,吴太妃在外面不多说什么,在禅房就嫌弃起来。

&esp;&esp;“这样寒酸的庙,你瞧这禅房都这般了,竟然安排我们过来,你做事实在是不用想。”吴太妃摇头。

&esp;&esp;徽音只能认错:“孙媳不常出来,只是想着王爷吩咐不许走远,所以才选了这儿。”

&esp;&esp;吴太妃不以为然:“若徐州都要这般小心,那岂不是打你们王爷的脸?”

&esp;&esp;徽音知晓她糊涂,也就低着头,并不多说什么。因为她知道吴太妃从建业来,常常嫌弃徐州不如建业繁华,但她现在已经是拔了牙的老虎,不过是闲话几句,徽音也懒得和她计较。

&esp;&esp;果然,吴太妃说了几句,也怕徽音真的生了气,让她下去了。

&esp;&esp;从太妃这里出来,她便去捐了一百两的香火钱,拜遍了菩萨,吴太妃累倦的很,想留宿这里一夜,徽音见天色已晚,不好赶路,也在此地歇息。

&esp;&esp;原本出来想花钱消灾的,没想到竟碰到一件奇事,夜晚,灵鹫灵鹿姐妹在房里打着地铺,外间福桂和冬顺两人歇息着。这冬顺小时候受过冻,冬日靠自己熬过来,所以总是体热,今日不知是不是吃坏了肚子,让外头的婆子陪着她去茅厕,一路上倒是小心翼翼。

&esp;&esp;但徽音在外总择床,她打算等冬顺关门后睡觉,就是没想到她想着想着自己睡着了,等次日醒过来时,听到房里有人在哭。

&esp;&esp;“这是怎么了?”徽音揉了揉太阳穴。

&esp;&esp;福桂正在床尾叠着衣裳,听徽音问起,不免道:“王妃,冬顺这丫头昨晚出去出恭,晚上就回来说见了鬼,我怕她吵着您,看她是吓傻了似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听说这庙是一座古刹,只是徐州连年征战,一打仗老百姓就往庙里避开,如此一来这里破败许多,肯定也死过不少人。”别看平日徽音很怕鬼,但真正遇到事情了,她还是敢担当。

&esp;&esp;说罢,又让南妈妈熬一碗安神汤给那冬顺,她则亲自去吴太妃那里,说今日要离开。

&esp;&esp;二人正说着话,又听南妈妈进来道:“王妃,昨日那几个作怪的人抓来了,说是从北边过来的流民,躲在这庙里,说如今的这位方丈不让生人进来。他们是偷偷躲在这里的,不想被人发现,昨日怕冬顺知道乱说,所以故意扮鬼吓唬他们的。”

&esp;&esp;北地的流民?

&esp;&esp;徽音从不缺食少穿,现在多半在徐州建业这样的富庶之地,对周遭之环境也不是很了解,她倒不怪人家扮鬼,就想打听北边的事情,听罢,遂让人把他们领进来,隔着屏风问起。

&esp;&esp;“你们说是北地的,是哪儿来的?”徽音问道。

&esp;&esp;那几人有男有女,南妈妈特地选了个十二三岁口齿伶俐的女子进来回话,那女孩儿一脸黄皮,头发细软,脸上还有大块白斑,一看就是饿到如此地步。

&esp;&esp;那姑娘三下五除二的把细点吃完,就回话:“小人是从冀州来的,去年冀州又是下大雨,又是闹干旱,原本我们家里有二十来亩地,全部淹了,后来好容易靠余粮撑到秋天,又干旱了,家中颗粒无收,冀州又要征兵,我们只好往南边跑,没想到……”

&esp;&esp;父亲竟然又在征兵,冀州又是遭暴雨又是遭干旱,似她们这样的人家不知凡几。徽音让南妈妈赏了衣裳和粮食,又送了二十两银子,那群人千恩万谢的,徽音只叹息不已。

&esp;&esp;冀州百姓的日子不好过,她爹又不像李澄这样勤勉,春耕之时还要亲自各地都去查看,春耕结束后,又要练兵,和自己相处的时间都是抽空的,也难怪李澄占的地盘不大,但是每逢打仗都兵强马壮,这不是他凭空得来的,而是他自己治理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系统说你身边全是病娇np 枝叶横生(姐弟) 末不弃_随笔BE合集 原神,与草神 风信录 老攻与我脣亡齿寒 莫离 我不哭了 鬼王的新娘 毕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