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: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425节(1 / 2)
“江南的事情,蔡大人一直漠不关心,若不然让本王去江南?本王和这些事都没有瓜葛,如今去江南,倒是没什么干碍吧?本王也想看看江南是什么样的,是不是和诗里画里说的那么好?”
蔡华顿时脸色一沉怒道:“顺安亲王还请慎言!太祖立国时便说过,凡皇室子弟不得出京都,不得蓄养私兵过百!若有违者,驱逐皇室,贬为庶民!顺安亲王如今这么说,是要置太祖祖训于何地?!”
朝臣们也都眯着眼睛看着顺安亲王,大家可以合作,可以联合怼隆正帝,但不能接受皇室之人残杀朝臣,更不能接受有人造反!
残杀朝臣,会让所有的朝臣战战兢兢朝不保夕。
有人造反,就是在说满朝文武无能!
顺安亲王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神,直视隆正帝说道:“皇兄,臣弟不过是说笑罢了,难道还要让宗人府打臣弟的板子?臣弟记得以前十四弟可是对皇兄最是亲近的,后来是怎么了呢?如今民间不少地方都在说皇兄失德,才造成天下大灾,臣弟很是痛心啊。”
一番话说的没头没尾,但隆正帝却脸色黑了下来。
他知道,这是又一次的交易,用三皇子的事情,来换暂时的和平!
老十四之死,到现在都没有调查出来,那么最好的背锅侠是谁?
就是和毒杀太上皇有关的三皇子!
而若是隆正帝在因为三皇子失德,那就真的是举步维艰了!
他虽然不相信三王不会继续散播谣言,但他必须做这个交易,因为只要能放缓三王散播谣言的速度,那么他就能抢占先手!
甄家,可是非常有钱啊!
赈灾,绰绰有余!
而只要拿下甄家,也就可以直接映射宁王!
他在锦衣卫被袭杀之后,就已经派人持着密令去江南各地调兵了,虽然都是一些衙役和捕快,但是有圣旨在,那么甄家绝对不敢反抗!
“皇弟倒是难得的伤春悲秋,既如此,今日不在说这些事情了。等到去江南调查的官员回来,在按照证据来查吧。诸位爱卿,江南乃是大乾粮仓之一,明年的春耕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!”
“任何人只要耽误这件事,都是大乾的罪人!朕每每念及受灾百姓都痛不欲生,如今绝对不允许有人再从中作梗!庞爱卿、蔡爱卿、陈爱卿、毕爱卿、贾爱卿,还有三司主官,下朝后到暖心殿商议这次去江南的人选!退朝!”
贾琮弯腰行礼前,看到了夏守忠给自己用了一个眼神,心说这不能怪我啊,这是你自己贴上来的!
有些人,是容不下再出一个宁国公的!
出了朝堂之后,朝臣们在宫门前都没有急着散开回各自的衙门,而是分帮别派的聚在了一起,泾渭分明!
贾琮刚和王子腾史鼐他们说了几句话,就看到三王带着人朝着这边走过来,贾琮低声和众人说了几句后,笑呵呵的转身先行礼道:“三位王爷一起,本侯都不知道该主要给谁先行礼了。所以只能行一礼以示本侯的敬意了,三位王爷莫怪啊!”
忠顺亲王眯着眼睛笑道:“宁侯何必这么客气?一等侯爵已是超品,寻常遇到了,何必行礼?宁侯拯救江南百姓,乃是大功于社稷,在加上京都这边在那个时候出了龌龊事,这侯爵之封是实至名归。”
贾琮的笑慢慢的淡下来了,正色道:“若是都这么想,本侯倒是不知道是喜是忧了。本侯乃是武人,拿命换富贵是命数。所以本侯遇袭的事情,从头至尾就没放在心上,若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快的返回京都,而是将整个江南翻个底朝天了。”
“但本侯不去查,不代表这件事情没有发生。虽然这件事一直百转千回的,本侯反倒是像成了局外人,但本侯却忽然发现这背后好像是有了不得的黑手!若是不把这黑手揪出来,本侯可就有些睡不好了啊!”
忠顺亲王哈哈大笑的拍手说道:“本王就是这个意思,从一开始本王就说了,这件事不管是怎么泼脏水,怎么栽赃陷害,本王就是一句话,不是本王做的!这件事,不止宁侯要支持彻查,本王也一样支持!只是宁侯要当心,小心被人做了刀,毕竟之前就有人想这么做的!”
顺安亲王也在一旁说道:“不过都是些钱袋子罢了,和宁侯在京都的酒楼会馆没什么区别。虽然会损失些,但也没有生死大仇。毕竟当初损失最大的可不是二皇兄,宁侯还是要注意些,毕竟现在开国一脉,有些庞大了啊!”
宁王虽然一句话都没说,但是依旧笑意盈盈的,连眼神让人看着都如沐春风。
但可别忘了,昨天晚上贾琮刚给他摔出去!
贾琮正要开口的时候,王子腾上前一步说道:“此事不管如何查,都是朝廷的事情。宁侯自然有宁侯的打算,但绝对不会坏了在朝廷上定下来的决定。王爷既然如此轻松,想来是真的无辜。既如此,不若等江南查证回来在详谈如何?”
史鼐也上前说道:“这事儿说到底都不是宁侯能做主的,宁侯虽然年纪小,但是宁侯最是懂得规矩。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该说什么,自然有自己的打算。如今事情已经定了,不妨在等等。”
牛继宗他们虽然没有说话,但是都齐齐的走到了贾琮的身后,看的三王和其他旧臣都眯着眼睛,这和锦衣卫被袭杀的那天朝会前的情形何其相似?
宁王对着要聚在他们三人身后的朝臣摆了摆手,笑着说道:“王尚书,非是本王挑拨,只是如今这么重要的事情,超过五千兵马下江南,王尚书竟然一点发言权都没有,看来王尚书还是要抓紧机会啊。毕竟孤的那个五弟可不是省油的灯!”
“还有史大人,想来史大人也是才知道漕帮投靠了陛下吧?这件事情陛下一直按着不提,我们也不好再提。不过史大人还是要小心一些,毕竟现在曹亮死了,最多一个月,曹雄得到消息后,不一定会怎么疯呢!”
史鼐挑了挑眉,心说曹雄就是琮哥儿给收服的!
现在担任漕运衙门总督,为的就是趁着漕帮投靠陛下的消息爆出前和中立派进行利益交换。
只是没想到如今开国一脉也成了中立派了。
史鼐倒是不担心曹雄会出什么幺蛾子,因为贾琮已经说过了,曹雄被捏的死死的。
对于贾琮的话,史鼐还是很相信的。
于是笑着说道:“都是做官,都是为大乾做事,不管什么位置,什么难处,总是要有人做的。王尚书和本官都是迎难而上的性子,如今大乾内忧外患,我们怎么会退步?倒是宁王爷还是要注意些,在陛下面前自称本王,在其他人面前自称孤,容易引得不少人的胡乱能猜测啊!”
王子腾也开口说道:“这话说的倒是没错,做一个小官也好,做一个尚书也好,总是要做事的。官场嘛,明枪暗箭很是正常。如今宁侯已经表态了,就绝对不会在质疑朝堂上的决定,王爷的担心实在是太过杞人忧天了。”
贾琮看着宁王笑了笑,笑的有些意味不明。
宁王的眼睛眯了眯,忽然大笑道:“不愧是史令公之后,不愧是王太尉之后,不愧是宁荣二公之后!当年史令公任尚书令,乃是天下文臣之首。王太尉主管政令,一生竟然从未出错。宁荣二公掌管天下大半军权,被天下军人视若神明。”
“没想到如今三位竟然隐隐有了先祖之风,真是让孤对当年的盛况神驰不已啊!不过孤还是要奉劝诸位,不是什么人都是太祖高祖和太上皇,也不是什么人都容得下再出一个四大家族,再出一个雄起的开国一脉,再出一个,宁国公!”
说完竟然还拱了拱手,也不等三人反应,笑呵呵转身先离开了,忠顺亲王也笑呵呵的说道:“他虽然话糙了一些,但是道理还是对的。有些人,是容不下再出一个宁国公、史令公和王太尉的。”
贾琮、王子腾和史鼐一样的表情,全都是我知道,但我无所谓的表情。
顺安亲王却注意到了三人身后开国一脉众人的小表情,呵呵一笑,也转身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