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1节(2 / 2)
“诸位请起!”
等到众人起身后,王景的目光立刻落在苏威和羊侃身上,问道:“苏威,扬州府和其他府县,现在情况如何?”
他这次来扬州为的是斩草除根,除去杨坚,不过这件事不用刻意宣扬。
在来的路上,王景在船上大略的看了两岸的百姓,想要亲自巡视江都行省的各府县,如今来的目的完成,巡视的事情可以开始。
不过在出去巡视之前,他要先系统性的了解江都行省的大概。
苏威身为扬州知府,在江都行省地位极高,尤其是如今江都行省的布政使、按察使,还有都指挥使空缺,苏威几乎代替了布政使的职责。
“禀王上,扬州各地早已平复,府县各级官吏稳定四方,百姓开垦土地,少有混乱,并且江南乱战,不少百姓为了躲避战火渡江北上,臣也已命人安置……”
苏威站出来,把这段时间自己做的事情,简明扼要的讲了一遍。
总的来说。
江都行省在经过当初几大势力乱战,然后被王景强行扫平之后,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,并且在统治触角直接延伸到乡镇后,淮军的统治基础迅速的在这里扎根。
开垦农田,疏通水渠,整顿商税……
各府县的官吏做的都还不错,还有那些科举进士、举人,在府衙做事也十分认真,基本上没有懒散怠惰的现象。
“嗯,不错,等到秋收,江都行省应该就能为大军提供粮草和兵源了……”
王景面上露出笑意。
不过江都行省从战乱中恢复的时间不长,最好还是再等一段时间,才能和淮北行省一样,成为淮军的根基。
“你说江南战乱,百姓渡江北上……江南现在形势如何?”
王景问道。
苏威回道:“江南明军和刘裕大军大战三场,两败一胜,据说明军损兵十余万,大将廖永安、耿再成战死,刘裕大军扭转当初的败局,重夺句容……”
明军虽然有朱元璋坐镇,军中也有徐达、常遇春、李文忠等将帅之才。
但徐达常遇春没有恢复巅峰,高层力量,比起刘裕、刘牢之并不占绝对优势。
刘裕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,战阵之上极为勇猛,对于战阵的把握,人心的把握都无比精准,连番大战,朱元璋加上几个名将都被他连续击败。
这三次大战,都是二十万军队以上的大战。明军连败两场,损失不小。
不过在夺取句容之后,刘裕和刘牢之继续向西,遭到了明军的剧烈抵抗,败了一阵。
双方此时依旧沿着句容之地相互厮杀。
“羊侃,你的看法呢?”
王景目光落在羊侃身上,他是镇守扬州的大将,必须对江南的形势十分了解,有自己的想法才行。
羊侃说道:“末将以为,明军虽然损失不小,但元气未损,此时也只是退出了刘裕势力的地界而已,等到徐达、常遇春实力恢复,刘裕的兵马优势就不大了!”
“刘裕雄才大略,洞察先机,肯定能意识到这点,等到明军和南朝宋相持不下后,双方反而有可能有罢兵言和,各自转过头攻略其他诸侯……”
大明的对面是时刻想要渡江南下的陈霸先,南面是东晋势力,只要朱元璋下定决心,无论是陈霸先还是东晋司马氏,都不是他的对手。
而刘裕转过头向东扩张,萧道成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!
“所以……末将建议,我军最好在双方罢兵言和之前,渡江南下,在江南占据一片疆土,不然等以后,我们遇上的便是越发壮大的刘裕!”
梁山头领来投
王景微微点头,羊侃说的的确有道理,朱元璋和刘裕一个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太祖皇帝,一个是武功卓绝,差点横扫天下的武皇帝。
两人都有着极为深远的眼光,他们不可能像之前那些被王景攻灭的诸侯一样,明知道短时间内无法将强敌覆灭,偏要消耗大部分力量用来对峙。
如果知道对方无法在最短时间消灭,他们就会转过来兼并其他容易解决的诸侯势力。
大鱼吃小鱼,迅速的壮大。
在王景所知道的众多江南诸侯中,朱元璋和刘裕无疑是能力最强的君主。
如刘裕,若是他向东兼并了南齐萧道成,以及东吴孙氏。
王景再想南下,难度上升十倍不止。
但凡是脑袋正常的人,都知道刘裕、萧道成和孙坚、孙策、孙权父子的能力差距。
“你说的不无道理,不过我军刚经历一场大战,需要一些时间整顿兵马,并且江都行省也需要时间发展……”
王景随口说道。
除了这个原因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那就是寿春之地。
在南下之前,王景必须先把这个地方拿下来,稳定西部和北部的边境。
“不过,南下的事情,现在已经可以先行准备了!”
“范因!”
王景把习惯性站在角落的范因叫出,说道:“大争之世,想要从诸侯中崛起,大的战略无非是远交近攻,接下来的时间,你要把一半的经历放在打探江南其他诸侯的消息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