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节(1 / 2)
中间赶路十分辛苦。
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,他们遭的罪岂不是白受了?
张辽说道:“文烈勿急,听我把话说完,我的意思是从二十余万大军中拣选精锐,你们带着精锐人马先行撤退,我带着剩下的兵马断后……”
“这……倒也可行!”
曹休沉吟了一下,若是能把精锐兵卒带回亳州,也算是完成了主公的军令,至于那些被抛弃的兵卒,充当炮灰阻挡淮军的攻势,也算是死得其所。
为将者,慈不掌兵。二十余万的大军,在曹休这种人眼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已,只有值不值得,没有任何怜悯。
“既如此,我们马上开始吧,文烈,你们两人去拣选精锐,若是军中将校问起,就说汇聚精锐准备反击……我先带五万兵马前往凤台军寨!阻挡淮军突击!”
张辽很快做出决断,下令道。
曹休和满宠立刻按照军令去办,在没有下令之前,他们可以和张辽争论商议,但军令一下,无论他们什么身份,都要以令行事。
凤台军寨,位于硖石山一侧,地势还算险要,也是魏军大营的重要据点。
张辽亲自镇守,短时间内不会有事。
于此同时。
淮军的前军主将元英,也收到了先锋军接连不断送回的捷报。
“以一千骑兵连续击破魏军三座营寨,杀俘一万余人,夺取战马三千六百匹,粮草器械无数……还不错!”
史万岁的战绩看似夸张,但在元英看来,这都是正常发挥。
就算他去充当先锋,一样能打出这样的战绩。
九阶猛将,若是没有这样的表现,元英反而会感觉到奇怪,认为史万岁故意留手。
“只是……魏军的反应也太过迟钝了!”
元英把信使从来的战报放在面前,认真的观察起来。
他得到王上的信任,统帅前军十万人对魏军展开进攻,身上背负的不仅是王上的信任,还有他以后能否在淮军立足的底气。
在加入淮军之后,元英就认清了现实,不再把自己当成北魏宗室,而是淮军的一员将领。
元英曾暗中推断,自家的先祖降临神州世界,怕是只有太武帝能在代北立足,如孝文帝、宣武帝等人,在中原战场根本挡不住那些历史上的明君名将。
若是孝文宣武等覆灭,他还要背负元氏在江淮延续的希望。
为了这些。
元英必须要在这场大战中表现出众,不辜负王上的看重,也让其他将校知道他的能力。
“来人!”
“传令下去,调三千骑兵,以五十骑为一队,探查魏军动向!”
元英沉声下令。
魏军的奇怪反应,他必须打探清楚。
派出大规模的哨骑撒网捕鱼,捕捉敌军的探哨打探消息,是最直接的办法。
另外,他又写了一封奏疏,请王上调动军情司的密探,加大渗透魏军的力度。双管齐下,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,他就能知道魏军奇怪反应的原因。
这些命令吩咐下去之后。
元英站起身来到外面,“加快行军速度,一日之内,进驻新城军寨,和先锋军汇合!”
轰!
将近十万的淮军前部,赤色的甲衣形成了奔流,按照元英的命令加快了速度,发出沉闷的大地震动声。
九阶层次
数日后,淮军十万兵马汇聚,元英、史万岁等将校合流,将兵锋推进到凤台军寨外围。
凤台军寨,名字像是一处营寨。
但这座军寨依山傍水,地势险要,更像是一座坚固的堡垒。
寨墙上,魏军的守卒全副武装,防备森严,元英和史万岁来到阵前观察,看到此寨的气势明显和被攻破的三座军寨不同。
“此寨防御森严,军势不弱,应该是有大将坐镇!”
元英观察许久后,说道。
“将军眼力过人,我也感觉此寨有所不同,不过我军既然兵临此地,不可能放过敌军,在下请命充当先登,试一试这座军寨的底细……”
史万岁沉声说道。
元英沉吟片刻,“好,今日先行安顿兵马,明日一早,便有将军出马!”
有人愿意充当先锋,尤其这人还是史万岁,元英自然不会拒绝。
史万岁的强悍实力,能保证出兵即便遭到挫折,也能全身而退,有了这样的底气,元英当然要把他的威胁能力发挥出来。
此时前军之中,除了元英、史万岁之外,还有带着三千精兵从八公山赶到这里的文鸯。
不过文鸯在前军之中,只能旁听,还参与不了决断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