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1节(1 / 2)
王景在宫内的崇德殿召见了三大行营的总管、副总管,以及高熲等三省之中的重臣。
这次召见群臣商议的不再是大军出兵的战略。
而是如何稳固中原,如何在疆域边缘布防,设置屯兵军镇。
御舟回返
如何巩固打下来的疆土大夏早已形成了流程,先划分行政区域,把中原和青齐分成一个个行省府县,然后派遣官吏下沉地方。
与此同时,分出卫所兵、巡检兵马分镇各地,镇压那些利益受到损害而不服大夏管束的地方豪强,山林盗匪。
用兵马把各地犁过一遍后,再清点农田,编户齐民,分田到户,这一套动作做完,中原和青齐之地基本上就安稳了。
那些心中怀念大汉的百姓,也会逐渐的接受现实。
不过光是镇压和平定各地,就需要大半年的时间,这还是初步稳定,想要彻底把中原消化,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不行的。
当然,只要能初步的稳定中原,王景就能继续出兵。
“臣以为,青齐之地应分为两道,青州以东设立登莱道,青州以西设立青兖道……至于中原,可分为河南道,汝颍道、山南道!”
高熲提出建议。
中原和青齐之地固然是神州之中,也是人口稠密的膏腴之地,但疆域面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,青齐之地以青州为中心。
东面是登州、莱州还有青州的一部分,沿海的渡口比较多。能划分出两三个行省。至于治所,便设在青州。
青兖道虽然有一部分青州的土地,但主要是辖制济南、兖州、东昌等地,治所位于济南。
中原的划分也很简单,洛阳、汴梁、南阳三地为核心。划分出三个道,三座大城便是治所。
除了中原之外。
被西路军攻下的襄阳,设为襄阳行省,被划分到荆楚道,没有单独分出一道。
“嗯,从地图上看还算合理,等议事结束后把这建议递送金陵,让枢密省的诸位大学士参详一番,若他们没有意见,就按这个划分!”
王景看了一下地图,没有意见。
“若是这么算的话,我朝此次北上,一共开辟出五个道和一个行省,原本的大夏十道,直接变成大夏十五道了!陛下一年之内,连续击溃两大王朝独占中原。”
“自古有云,得中原者得天下,如今陛下可谓是天命加身,无可匹敌啊!”
高熲紧跟着补充了一句,脸上的笑容更甚。
殿内还有虞允文、刘伯温、岳飞、韩信、傅友德、谢晦……他们在听到这话后,也跟着笑出声。气氛十分的和谐。
王景笑着说道:“说的有些过了,我军这次能有大胜,都是诸位将军和军中将士浴血奋战而来,如韩信将军,若非他力挽狂澜,朕想要进入洛阳,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兵马,浪费多少时间……”
被点名的韩信嘴角微微上扬,对皇帝的赞赏照单全收。
“对了,等折损将士的名单以及大军的功劳簿统计完毕后,立刻给朕过目,朕要重赏三军将士!追封战死有功人员!”
王景向身旁的虞允文吩咐了一声。
这次北伐持续时间比较长,出动的兵马数量也前所未有,其中立下功劳的兵卒将校多不胜数,还有那些战死兵卒的名单,都需要时间来统计。
东汉遗留下来的黄册地契,赋税文书,都被刻意的焚烧一空,也需要文吏不断的梳理清点。
所以夏军进入洛阳之后,军中文吏便陷入了似乎无穷无尽的忙碌中。
王景还专门向金陵传令,继续从已经稳定的南方行省抽调官吏官吏,乘坐快船迅速前往洛阳,帮助处理战后的繁杂事务。
王景对于各种繁杂的事情没有兴趣,他只关心三点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便是赏功罚过。
底层的将士可不懂什么大业、他们需要的是钱财赏赐,官衔提升……
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,不能提着脑袋拼死拼活,最后皇帝却不给一点东西。
“臣明白!”
虞允文立刻把这件事记在心上。
王景又说道:“中原等地的行政划分,交给金陵枢密省商议,不过在中原青齐什么地方设立军镇,则需要诸位讨论了。”
“禀陛下,臣以为中原应当设立三大行营,其中济南行营镇守青齐,中原行营驻守汴梁,扼守黄河防备北方。河南行营驻守洛阳屏蔽关中。”
“南阳和襄阳也要单独设立军镇,分别防备武关和隔绝汉水。”
众人相互对视之后,刘伯温第一个开口。
按照他的意见,中原易攻难守,一马平川之地很难防御,所以要多设军镇,他口中说要设立的军镇还是少的。
黄河上还要设立黄河巡检水师……
短时间内,李唐和关中不会向中原伸手,但大夏若是不把篱笆扎好,等饿狼来了就为时已晚。
“不止如此,还要在中原留下一支飞舟军,可以让几个行营的兵马迅速调动,相互支援!”
高熲补充了一句。
“设立五大行营……”
王景微微沉吟,没有意见。这些地方都是杨重地,不留下大军屯驻,就会如杨历史上的刘宋一样,国内稍稍有些动荡,北方王朝就趁势把中原等地尽数占据。
攻略中原不容易,但丢掉却非常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