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节(1 / 2)
前者声音沉闷有力,而后者声音洪亮尖锐,两者截然不同。
果然,不多会儿张都督灰头灰脸的跑了回来,老老实实向张顺汇报了试射的结果。张顺想了想,安慰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不足为惧,只是需要从失败过程中吸取教训,及时改进才是。”
“走吧,随我一起去看看吧,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因由!”
在众人簇拥之下,不多时来到试炮场,果然又是一地碎铁片,众人正在那里捡拾。
张顺随意选了一块,拿给张都督看道:“你看这铁块,麻眼孔洞甚多,粗劣不堪,如何不炸?”
张都督定睛一看,其中一个气泡形成的孔洞,都能够塞下手指头了,不由老脸通红道:“这……微臣确实尽量而为了,奈何能力有限……”
“不要这么说!”张顺摆了摆手,粗暴的打断了张都督的言词,厉声喝道,“铸炮也好,锻铳也罢,讲的是科学的精神,用的是精湛的工艺!”
“若是工艺不及,当刨根问底,寻其根源,岂能简单以成败论之?”
“这万斤红夷大炮义军素来不曾铸造过,此次新造,难度很大,焉能强求一举成功?”
“我是这么认为:我等铸炮,皆用西洋模数之论,此乃铸炮理论耳!”
“其次,定其长短、轻重、口径、装药及附属配件等,此乃设计火炮之法也。”
“再次,制作模范,浇筑铁汁,月余乃成,此乃铸炮工艺之法。”
“最后,火炮作成,拉往空旷之地,装药试射,反复数次不止,此乃试验之法。”
“凡此四者,火炮乃成。如法而制,每次制成,再检验一番合格即可使用,则铸炮之法尽矣!”
“不知张先生以为,如今铸炮不得其法,其误在何处?”
张顺一番言辞,将火炮铸造的前前后后分成理论、设计、工艺、试验和量产五个阶段,张都督顿时觉得脑海中清晰了许多。
他沉吟了片刻,试探着应道:“莫非在设计和工艺之间?”
“那模数之论有误否?”张顺笑着反问道。
“西洋模数之法胜于中国,当无误也!”张都督老老实实承认道。
“既然模数之论无误,那以模数之法设计的长短、轻重、口径及装药之炮,焉能有误?”
“呃……想必定然是铸造不得其法!”张都督晕了,感情绕来绕去,您这意思是这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?
“为何不得其法?”张顺既是在追问张都督,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。
“这……恐怕是因为微臣太过愚钝!”得了,张都督干脆破罐子破摔,您着非要揪着我错误不放呐?
张顺无奈地拍了拍脑袋,这厮什么都好,就是没有一点科学的精神,动不动就往自己能力、尊严角度琢磨。
他不由提醒道:“冰融则缩,水冻则胀,盖固液有别也!铁水与铁亦定然缩胀不一,铸造小件,尚且不显;待到铸造重炮之时,其中问题定会显现,此其一也。”
“待铁水注入,先后左右有别,先注者凝,后注者熔。其冷热不均,缩胀不同,故而多有缝隙;再加上水汽进入,无处可出,故而多气泡空洞,此其二也。”
“铁水速凝则脆,缓凝则韧,盖缓速有别也,此其三也。”
“凡此三者,请君详之,火炮必成也!”
原来张顺在追问张都督的过程中,自己也渐渐理清了思路。
原本他以为铸造火炮是什么高科技,如今细细想来,其实也不过涉及到固液转换、热胀冷缩等基本物理学基础知识罢了。
然后,火炮里有孔洞气泡和材质问题,又涉及到钢铁的工艺问题,基本上也在张顺能够理解范围之内,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。
不过,这番言论倒和前面砂型铸造没有什么逻辑关系。只是张顺突然灵感迸发,想到哪儿说到哪儿,尽量利用前世学到的物理学知识分析其中原理罢了。
但也把张都督听得目瞪口呆,颇有几分“虽不明而觉厉”的意味儿。
他下意识就把这砂型铸造当成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,准备马上实施一番。
在这番阴差阳错之下,倒让张都督瞎猫撞到了死耗子。
原来原本历史上就是泥范铸炮用了几百年以后,最终被更先进的砂型铸造代替。
其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砂型铸造透气性好,不容易产生孔洞、缝隙,定型效果也优于泥范铸造。
甚至张顺前世穿越之前,很多现代化工厂,还在采用这种工艺铸造大型金属构件。
这种工艺无论是实用性,还是应用范围,都比张顺记得的“铁模铸炮法”强多了。
万斤红夷大炮(下)
又过了一日,张都督终于找到了一个手艺不错的首饰匠人,特意亲自带到阌乡城内,前去拜见张顺。
客套了两句,张顺就让他坐。
那人吓得噗通一下就跪在地上,讨饶道:“爷爷,您就让俺跪着吧,这样踏实!”
张顺前世作为现代人,受不了这个。他又劝了两句,见他执意如此,只得作罢。
随即张顺问道:“我听闻你擅长铸造金银首饰,敢问与铸铁铸炮有何区别?”
“打造首饰用砂,铸造铁器用泥,模范有别!”老匠人没有一句废话,老老实实应道。
“用砂如何?用泥又如何?”张顺也喜欢这人干脆利索的劲儿。
“用砂难以定型,但铸造精细;用泥多孔洞蜂窝,可以铸造大件!”这匠人也是个门儿清。
“哦?我欲铸大炮,重万斤,若用砂如何?”张顺单刀直入地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