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节(1 / 2)
下面参赛的其他星系的选手语气激动的搭话,他们对这位老祖宗是真的,想要一睹其貌。
珐琅女王也看向凤皇:“我也挺好奇,还很期待。”
凤皇好似完全没有听出他们话中的意思,笑笑:“哪些老祖宗供奉出来了,哪个没有,我确实不知,我们碧耀虽然人不算很多,却也不少,大家供奉了谁,都不得而知。”
言外之意,你们问我我也不知道,想知道自己查去吧。
罗纳没想到有这点,声音卡主了,好半晌才道:“贵国之幸啊。”
确实是他们的幸运,不知道谁供奉出来了,谁没供奉出来,表明他们召唤出了很多,当真让人羡慕。
凤皇点点头,没说话,确实是他们的幸,荣幸。
很荣幸他们先辈是华夏,他们的祖宗是炎黄,他们是龙的传人,炎黄子孙。
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根,寻到了自己的来处和归处。
这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了。
叶寒霜听了一耳朵,不着痕迹的瘪嘴,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挖墙脚,也是辛苦他们了。
叶寒霜:“明成祖处理好朝堂坐稳皇位之后,便把首都从中心迁到了北京,不论大臣怎么劝谏,他都没有改变主意,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,镇守边疆,保护百姓不被侵犯,坐上了皇位,责任更大。”
“政治上,他安抚战乱受到波及的百姓,减免赋税,加强中央集权,任用贤才,疏通大运河,大力劝说鼓励百姓重视农耕,让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复业,严格管制地方官员,要求他们务必重视民间百姓之事,百姓的需求遇到的灾难一定要紧急上报,使得百姓安居乐业。1”
·
“能够让百姓安家乐业的君主,就是好君主。”裴校长道,语气认真,百姓的愿望是什么,吃饱穿暖。
明君不一定能做到,但至少会保证很多很多人都能安稳。
凤皇心里也开始回顾自己的为帝生涯,他有对得起他的子民吗?
先辈祖宗们都那般优秀,他还得继续学习才行啊。
叶寒霜:“外交上,他派遣郑和下西洋,带回来了许多海外的物品,让中外得到了交流,也开阔了一定的眼界。文化上,他修筑了《永乐大典》。”
“《永乐大典》在后世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中称其为世界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。里面涵盖了经、史、子、集,涉及天文地理、阴阳医术、占卜、释藏道经、戏剧、工艺、农艺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。2”
“这也造福了后世数千年。”
这本书的正本是已经没有了,不知道在哪,有传言说在永陵,陪葬着明成祖,但没有经过查证,也无从查证。
他们后世所看到的都是副本,然而副本也因为战乱和某些人偷窃损毁了很多,现在剩下的也不过八百卷,还不是在他们国家,而是世界各地。
这也是一种遗憾。
不知道终其一生,能不能把全部找回来。
就如那些陈列在各国博物馆的文物,即便是实现了数字化回归,可到底不是真实的物品。
那些本该是他们的啊。
朱棣听到《永乐大典》的时候,还没有怔愣,随即笑开了花:‘没想到我当初的决定,这般正确啊。’
‘你这个包含的因素太多太齐全,作为传世的瑰宝,理所当然。’秦始皇抽空接个话,眼睛都没有离开手中的竹简。
李世民靠过来:‘对呀对呀,太丰富了,我当时怎么没想到呢,小子,还是你厉害啊。’
他是真的觉得朱棣方方面面都很出众,没有一点短板,前瞻性非常高。
朱元璋也没想到要修筑什么典籍,他家老四,果然是优秀啊,感慨着,就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。
‘老朱啊,你这个儿子我真的很想要啊。’
朱元璋看着唐太宗那艳羡的样子,心里无比的自豪,先前因为允炆做的那些事升起来的郁气,都散了个干净,现在也只有一个念头。
有人一直惦记他儿子。
呵……
‘难怪先前小霜霜说,咱们早早就开始和海外交集了,到了清末却开始搞闭关锁国,最终一步步倒退,被入侵者轰开了国门。’刘邦恍然,神色很是复杂,眼里也带着杀气。
明朝就远渡重洋了,明显航海技术已经掌握。
到了清朝绝对不可能差,按道理来说,还应该更强。
可结果却是那么一个血淋淋的黑暗。
朱棣还不知道清朝的事情,他醒来也没多久,闻言皱眉:‘这个清朝怎么这么废物,我派郑和下西洋七次,每次都带回来新鲜的东西,还有那种火铳长枪,我们自己也造出了红衣大炮,按照郑和的说法,当时我们和海外是一样的,实力。’
‘有我们在前面打基础,就算是明朝后期动乱了,成了其他朝代,也不可能遗失这些东西,真是没用。’朱棣愤愤的骂着,刚刚的高兴和嘚瑟分毫不见。
叶寒霜神色也淡了下去,‘清朝后期确实废物,前期清朝也是非常强悍的,还出了几位很厉害的君主,只是到了乾隆年间,开始拒绝开放海域,不再和海外交流,开启了亡国之路。’
‘他为什么要拒绝?’朱棣不明白。
叶寒霜笑了,笑意不达眼底:‘好巧,我也不明白,那个时候远洋的人还来过清朝,有过交流,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。’
他是真的不知道,历史上记载的也就是说下令控制海域这些,没具体说是为何。
而那个时候,海外的火铳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根本不是清朝时期能够比的。
到了清末,就更别说了。
民国更是,几乎被全面管控,那些武器都需要进口。
不仅如此,花费高额天价得到的还是人家淘汰下来不要的,或是有损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