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6章(2 / 2)
汪清被砸了一下头,很快就感觉到了有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脸一路往下流,染红了他的衣服,耳鸣与头晕一起袭来,他一时间竟然没有感觉到疼痛。
赵老师看向一边的女儿,“帮我一起埋了他。”
赵诗后退一步,惶恐不安的说道:“我、我下不了手。”
赵老师眉头一皱,“你和你哥哥相比还真是差太远了!你出去好了,别站这里碍事。”
赵诗低着头,走出了地下室。
她并不想害人,也不想骗人,但是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真的病死,只能昧着良心和父兄一起做着这样的事情,她内心饱受煎熬,却也没有任何勇气敢反抗。
放着赵司尸身的棺材还摆放在堂屋,幽幽的烛火亮着,纸钱燃烧的灰尘漂浮在空气之中,昏暗的光线里,这间屋子蔓延着一股阴森的氛围。
白瑶走进屋子后,便没有再看到那道小孩的身影,屋子里也看不到任何别的人影,她凭着感觉一路摸索,也不知道是走到了哪里,见到了一扇半掩着的门。
白瑶走了进去。
这是一间书房,书架上的书又多又杂,在白瑶靠近的时候,一本被翻得古旧发黄的书莫名掉在了地上,仿佛在提醒着她多看一眼。
白瑶捡起了书,借着手机的灯光,看清了这是一本村子的编年史,做记录的人是每一任的村长,因此字迹有所不同。
根据记载,赵家湾在几百年前遭受了战乱之苦,是一位将军平息了战乱,才还给了他们安宁的生活,所以赵家湾里的人都很崇拜传说里的那位将军,才会在编排戏剧时,多以将军为主角。
而在上个世纪,局势动荡不安,赵家湾为了生活安宁,不得不讨好此地的军阀,好在此地的军阀恰好喜欢看他们的皮影戏,尤其是周家的皮影戏技艺出神入化,好几次被请出去表演,还拿了不少赏赐回来,因此赵家湾倒是一直以来没出什么事。
这段历史,和白瑶从老人那里听到的一样,而老人没有提到的是,周家的孩子失踪后,他们才心灰意冷的搬走了。
接着才是军阀发怒,抓了村子里的许多人,逼着他们一家接着一家的表演,若有不符合心意的地方,便是直接枪杀。
后来,戏楼那儿传来了有人表演的比周家还好的消息,军阀和其他人一起去了戏楼凑热闹,戏楼却生了一场大火,烧死了许多的人。
有人传言,戏楼那儿埋葬了许多的宝藏,然而一场火之后,戏楼废墟消失在了众人眼前,纵使许多人在原来的地址寻找,也不曾有任何发现。
那批宝藏一定还在赵家湾,或许就在他们平时走过的那块地底下,因此,没有人愿意搬出这儿,一代又一代人宁愿在这个落后的小地方消磨一生,就是期盼自己能在某一天发现这批财宝,一夜暴富。
这本书显然经常被人翻动,有人用笔特意在宝藏这里画了个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