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(2 / 2)
萧煜实在欢喜总算可以名正言顺抱媳妇儿了,也不管她满脸脂粉,又腻歪去抱她。
两人在床上玩闹起来。
哪曾想洞房花烛夜并不顺利,因为外头忽然传来甄氏欲言又止的声音,说萧老夫人传话,要见一见长青居士。
萧煜顿时炸了,没好气道:“大母过分了!今儿是我娶媳妇儿,她把媳妇儿给我叫跑了,我晚上抱谁去?!”
甄氏硬着头皮道:“老夫人说了,长青居士八十多岁归隐山林,实难相见,今日务必要见一见的。”
萧煜:“……”
沈映蓉:“……”
哦豁。
让你丫忽悠!
媳妇儿忽悠跑了吧!
天气日渐炎热, 萧家择定请期日子送往女方商议,定在八月初八中秋节前。
女方同意后,这桩亲事便差最后一个亲迎环节。
赵氏忙着筹备嫁妆, 各种物什亲力亲为, 忙得不亦乐乎。
以前沈映蓉在吴家留的画作皆被二老给她带进京来, 萧煜为讨萧老夫人欢喜, 特地给她挑了两幅送去。
一幅是炸毛的麻雀,还有一幅则是独自垂钓的渔翁。
那麻雀肥啾啾,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它的灵动体态, 是跟以往不同的画风, 下笔细致, 特别轻灵。
而渔翁垂钓则粗犷潦草, 带着质朴的拙, 却极具意境。
大片留白好似远山皑皑白雪,静谧的水面,孤独的倒影,河面与天空相交,给人一种寂寥到骨子里的静谧。
更妙的是,那画还能倒挂。
当水中倒影变成正面,虚虚实实,真真假假,叫人分辨不清画里画外。
这份巧思确实引人惊艳。
萧老夫人见过世面, 也对渔翁垂钓赞不绝口。
相较而言, 她更喜欢倒挂带来的视觉冲击, 意境非凡。
萧煜并未跟她说出自沈映蓉手笔, 萧老夫人还以为是哪位隐居的道人所作。
恰逢萧品安过来,他当年可是正儿八经参加科举入的仕, 对诗画自有鉴赏力,也觉得渔翁垂钓甚有意境。
他捋胡子道:“此画颇有王昌中遗风,却又自成一派,尽显巧思,着实难得。”
萧老夫人拄着拐杖道:“不知长青居士是何方人士,若有机会,倒想与他探讨探讨。”
萧煜忽悠道:“大母就别想了,长青居士已经八十多岁,云游四海居无定所,甚难寻人。”
萧老夫人信以为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