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4节(1 / 2)
且,顾倾城就是上位者,她可以从统治阶层的角度来解读这些律法。阑
“唔?你这个说法有些意思!”
老者听了顾倾城的侃侃而谈,颇有些惊喜。
他们这些后世的学者,研究某个朝代的某个政令,大多是站在广大农户和整个社会的层面来考虑。
眼前这个小同学,却以封建统治者的身份来评论利弊。
这就有些意思了!
“小同学,你是历史系的?大几的学生?有没有兴趣考我的研究生?”
老者爱才心起,便开始主动招揽。阑
顾倾城略带“羞赧”的说,“我不是历史系的,我是s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。这次是来参加京大夏令营的!”
老者:……
不是京大的学生也就罢了,居然还是其他专业的。
不过,文史不分家,学中文的,喜欢历史,也不算太夸张。
“我喜欢历史,所以,如果有机会,我会读古代历史的研究生。”
顾倾城认真的说道。
“喜欢历史?”阑
老者作为历史老教授、明史专家,可不是轻易能被忽悠的。
他笑了笑,说道,“那就写篇论文吧。就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的优劣为课题。”
一边说着,老者一边拿出纸笔,刷刷刷写了一个姓名和邮箱,“写完了就发到这个邮箱!”
老教授确实爱才,可他的研究生名额也是很珍贵的。
他必须确认,眼前这个看着钟灵毓秀的小姑娘,是否真有才学,而不是金玉其外!
到了这个时候,顾倾城不能再装傻了。
这位老者,肯定不是什么闲逛的老爷爷,而是京大的教授。阑
顾倾城站了起来,双手接过纸条,态度恭敬和真诚。
“是!薛教授!”
顾倾城没有故意行什么古礼,但她的教养与礼仪是镌刻在灵魂上的。
所以,她的一言一行都透着古意、透着规矩典范。
哪怕只是鞠个躬,似乎看着都格外的让人赏心悦目。
薛教授今年已经七十岁了,作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,他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。
而他又是从事更为“复古”的专业,对于古礼也就格外看重。阑
新时代的大学生,已经很少有像顾倾城这样“知书达理”、“尊师重道”了!
小姑娘长得还特别漂亮,配上这身气质,仿佛从古代仕女画里走出来的世家贵女一般……
ps:嘿嘿,借用某位读者大大的话,看本书,不要带脑子哈!爽就完了!
贫穷贵公主啊(二十九)
接下来的时间里,顾倾城除了参加白天的夏令营活动,其他的时间都会泡在图书馆。阑
查资料,写论文!
足足忙了一个星期,才把论文写好。
之所以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,不是顾倾城不够博学,没有清晰的思路,而是她需要找到“参考文献”。
事情就是这么的有意思,顾倾城知道某些文章、某些理论,甚至是具体的奏折,但她不知道后世是怎么归纳、记录的。
所以,她需要把相关的史料找出来。
这个就比较费时间了。
写论文不是写小说。阑
当初她写《南北那些事儿》的时候,罗列了许多参考文献。
其中有很多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,早已失传。
只有一个书名,被记了下来。
顾倾城借用一下,读者们虽然会质疑,也可不会真的仔细考据。
人家确实读过相关的书籍,但书本却遗失了,这又能怎么办?
但写论文就不能这么“耍赖”了!
所参考的文献必须是明确的、翔实的,可以出具证据的。阑
所以,顾倾城只能埋头寻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