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节(2 / 2)
赵院长笑着压了压手,说道:“刚才两个是团队荣誉,接下来是个人荣誉,小周。学校会出面,给你申报‘青年科学奖’,‘青年长江学者’,‘仟人计划’三个奖项。”
“老牟、给你也申请了一个‘长江学者’评定。”
团体加个人,一共三个重量级荣誉,牟仲义眼眶有些湿润。
虽然申不申报是他们的自由,能不能评上还两说,但复大又不是毫无根基的草根大学,在各个层面能量还是很大的,至少能争取到公平竞争的机会。
牟仲义搞了一辈子科研,没想到最重量级的荣誉,是在人生最后几年得到的。
突然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。
其中的滋味,外人难以理解。
至于周瑞的三个个人荣誉,就不用说了,复现工作几乎都是他在主持,早就成为了项目组的灵魂,和年龄无关,无人会嫉妒。
或者说能加入“四象”项目组,才是其他人的幸运。
前后忙了两个月,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突破、荣誉,在科研领域相当是中彩票级别了。
多少人熬白了头都没个结果?怎么好意思要求更多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议题,那就是“四象项目组”未来何去何从。
赵院长看了一眼周瑞,说道:
“你们最早加入的时候就说过了,‘四象结构’的成果,将会是小周和学校的共同成果,复现成功后成果固定,以后的运转将会在公司层面进行,你们的编制都还在学校,然后作为学校指派的科研人员加入……”
周瑞轻咳一声,说道:“赵院长,这部分我来吧。”
赵院长点点头,将发言权交给了周瑞。
周瑞看着下方的一双双眼睛,组织了一下语言,赵院长讲的有些太官方了,容易给大家泼凉水。
搞得好像项目组要散伙了一样。
周瑞换了一副轻松的表情,笑着对所有人说道:
“公司已经注册,是校企合资,各位不用担忧,按照平时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就可以了,在科研层面,我尽可能维持学校的运转方式,不会让大家感觉到拘束,就连实验室地点都暂时不换。”
“另外,这家公司基本会成为纯粹的技术公司,不会涉及一般性的商业,毕竟我们的客户也比较特殊,所以不会干扰到各位。”
不少人松了一口气,几人中,有的有过和企业合作的经验,但也有一部分,基本只和学校打交道,最担心的就是换了运行模式的陌生感。
“另外,成果固定之后,未来也会有序安排大家发论文,该在科研界发出声音,不过论文需要审核,并且有计划的发布。”
有技巧,有隐瞒,有目的发表一些论文,从大层面上讲是威慑和烟雾弹,从小层面上讲,也是各个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声望积累。
不少人都眼睛一亮。
他们手底下压的东西可太多了……
“最后一点,公司预留了10%的股权分红权,作为科研团队的团队激励,各位!恭喜发财!”
几人对视一眼。
卧槽!这么给力!
要知道……可以预见的,“四象结构”的价值可不低。
虽然以后科研团队人数肯定还会增加,但这分红可比“补贴”牛逼多了!
立马主人翁意识就激发出来了!
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好么!
四舍五入,这不相当于自己的公司么?!
不得往死里干?!
周瑞从创业公司的那套里,借鉴了很多东西,这些设计都不新鲜了,但是在体制内,还是足够让大家震惊的。
这个是锁死了员工身份的分红,离开了自然就没有了,未来科研团队扩充或者分组,也会有相应的影响。
至于业务展开,就像周瑞说的,“复瑞科技”肯定不会有太多一般层面的商业活动,将会是一家以“技术研发、技术服务、技术授权”为主的公司,甚至生产工作都未必由“复瑞”负责。
否则还要建厂,军工级别的保密工厂,无论建设还是管理都太过麻烦,投入也很大,周瑞没这么傻,以后应该会选择和军工体系内的工业主体,联合执行生产工作。
套用商业体系的话,就是主打一个“轻资产”。
周瑞将几个最重要的点说完了,剩下的都是细枝末节,慢慢来吧。
昨晚被打断的聚餐,今天自然要再找补回来了,周瑞的身份摇身一变,从“带头人”变成了“老板”,自然要表示一下。
周瑞大手一挥,带队去了复大旁边的高级餐厅,就是之前请“十大歌手评委”的那里,还邀请了赵院长。
一顿饭从五点吃到九点,众人都喝了点酒。
俞树有点多了,拉着周瑞的手道:“周瑞!不瞒你说,本来要没有‘四象’的事情,我可能就准备随便找份工作了,甚至动了回老家的想法……嗝……”
周瑞脸也有些发红,不过意识还很清醒,默默的把俞树的小胖手扳开,放在了桌子上。
没别的意思,主要是不搞基。
“这次真的谢谢了……谢一辈子……牟老都和说了,我和薛丽都是你点的人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