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节(1 / 2)
一瞬间,周瑞的意识急速飞升,去往了他阔别已久的思维殿堂。
“大师时间”,on!
周瑞无视了那一朵朵白云,在思维殿堂第一时间内,翻看起了自己的记忆。
歼20的设计图、这几日“蒙皮组”传授的技术要点和工艺技巧、自己摸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、以及前世碎片化信息里,那些关于“战斗机”的只言片语。
一些之前遗漏的点,遗忘的内容,都变得如同书本般可以随意翻阅,周瑞对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,进行了一次深化总结。
唯一可惜的是,这里不能携带个人电脑,现实世界中的周瑞,只能拿出口袋里的笔记本,铅笔唰唰唰的记录着什么。
第一分钟结束,周瑞完成了信息和记忆的整理工作。
第二分钟,周瑞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路。
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,周瑞在脑海中一条条的构建可行的工艺方案,然后在思维殿堂中进行推算,模拟。
复又将其中大部分方案抛弃。
有些是因为成本过高,有些是因为会影响整体气动外形,有些是单纯的太丑太蠢。
错误的路径越来越多,周瑞却始终找不到那条正确的那条路。
难道是自己现阶段的积累还不够?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现实世界中的周瑞,已经有几十秒钟没动铅笔了。
大师时间,还剩下不到10秒……
现实世界中的周瑞,微微皱起了眉头。
“p3”、“四象超材料”、“铆接工艺”、“传感器”、“智能蒙皮”……
终于,周瑞睁开了眼睛。
思维从云端堕入泥沼,鼻腔里的每一口空气,都有让人作呕的油腻气息。
周瑞忍住了干呕的欲望,轻轻揉捏着太阳穴。
“周瑞?头疼?”
周瑞回头看去,不知何时,韩子茵站在了身后。
“有点……你怎么来了?”
韩子茵扬了扬手上的饭盒:“见你没来吃饭,帮你打了一份,你最近是不是太拼了……”
说着,韩子茵瞄到了周瑞笔记本上的东西。
那是一副非常标准的铅笔制图,描绘着某种复杂的结构。
就像是一块……夹心饼干……
“这是什么?”
“一个新的复合智能蒙皮方案,或者你可以叫‘复合四象结构’……”
整一个夹心饼干!
周瑞在一旁的休息间里,草草吃了韩子茵带来的午饭,等后“大师时间”的遗症消失的差不多了,就拿着自己的小本本,找到了位于制备室的牟仲义。
牟仲义接过周瑞手中的本子,眼前一亮。
“很不错的手绘制图,这是?”
“一种‘三层复合四象蒙皮’工艺……”
“底层用br陶瓷纤维膜+四象结构,可以称之为线路层,耐高温耐磨,用以连接各传感器,切割成线路状就行了,不必全覆盖,起电控作用的同时,包裹住高温区域,防止高热侵蚀其他区域。
“中层是pbi膜+四象结构,可以称之为夹心层,主要目的是消弭上层铆接导致的电压传导不稳定,和上层结构交错分布,就像城墙石砖一样。”
“外层就是p3材质+四象结构,就叫它表面层吧,有着夹心层粘合,可以很大程度解决铆接瑕疵问题,但必须进行双面四象沉积,确保和中层有足够的接触。”
“三合一,我觉得这方案有机会!”
牟仲义眼皮跳了跳,这可是三种基材的四象材料……两个全新材料,还有一个是双面的……
这要折腾死我了。
不过……感觉有点门道啊……
“重量呢?”
周瑞道:“我核算过,每平的重量没有增加太多,相应的p3材料厚度可以再薄一点,有着三层保护,抗损伤能力也会大大加强,等闲破损都不会影响隐身性能,也大大降低了维护难度。”
三层材料中,密度最大的是陶瓷膜,但那个用的很少。
“唯一的问题是电力系统的负担变大了一些,但比起蓉飞的第一版方案,本身在重量上已经减轻了不少,有整改空间。”
周瑞拍了拍牟仲义的肩膀:“牟老,这个方案值得一试,你赶紧申报材料,哪怕成品率低一些也没关系,我们先在模型上试一试就知道了!”
牟仲义点点头,是这个道理,说一千道一万,还是要实际上手才知道结果。
“我这就去弄,这边的材料部什么都有,应该很快就能调来。”
周瑞点点头,然后又马不停蹄的拿着小本本,去找“蒙皮组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