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(1 / 2)
几本册子看上去有些年岁了,书页都泛黄了,但保护的很好,很平整,内容也是完整的。
一名是《河道》,一本不像是书,像是笔记。
李一程先翻开笔记,顿时如获至宝,这本笔记居然是一位工部官员去全国各地治理河道的随笔。
笔记中记录了他所治理河道的名字,位置,还有如何治理的方法。
虽然他没有到吉泽来,治理的河道也不是流清河,但很有参考价值。
他又翻开《河道》,看了几页,这讲的是大齐朝中几条主要河流的名字、分布,地理位置、生态等,倒是用处不大。
他又拿起那本笔记,如饥似渴的读起来。
他一连看了好几页,才想起来拿出纸笔,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记录下来。
才写了一页纸,柔儿和李越跑了进来。
“嫂嬷,今天县学招生,去了好多人啊!”
李越则道:“小叔,我看那三十张课桌椅怕是不够用,还要再做。”
李一程放下纸笔,道:“有这么多人?”
李越认真道:“我粗略数了数,光一年级的孩子就有二十个了,二年级的孩子有十个左右了。今天才是报名第一天,说不定明天还有。”
李一程道:“课桌如果不够用,当然要做。不过不急,等三天后报名结束了再说。反正正式开学还要过几天。”
李越点头,柔儿道:“嫂嬷,等县学开学的时候,是不是要放鞭炮呀!”
小孩子就是喜欢热闹。
李一程笑着摸摸她的头,道:“会。到时候要放鞭炮,要敲锣打鼓,还要让你大哥上去讲话。”
“我大哥讲话?”柔儿兴奋的拍起小手儿,“大哥讲话很神气的。”
“对,你大哥很帅!”
柔儿嘿嘿笑起来。
李一程问道:“你们俩大清早去看热闹,越儿,你今天学习了没有?”
李越心虚的低下了头,“小叔,我一会儿就去看书。”
“一定要勤读书,多练字,不能懈怠。”
“我记住了,小叔。”
他话音刚落,就听曾明川道:“柔儿,李越,你们先出去,我有话跟你嫂嬷说。”
“哦。”
柔儿和李越在曾明川面前没有在李一程面前那么放松,两人答应完就快速离开了。
李一程见曾明川一个人进来,并没有起身,懒洋洋的靠到椅子上,道:“大清早的去衙门有什么事情?”
曾明川没有在旁边的椅子上坐,反而走到李一程面前,把人拉起来,他坐下,把李一程抱在了自己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