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(1 / 2)
高家过去势大,其子弟均是飞扬跋扈,目无法纪之辈,大理寺为了列明他们的罪过,足足加班加点了一个月,年三十晚上还在焚膏继晷。查出的贪腐掳掠等事不提,其中最震惊朝野的一件是七年前,高逢勾结外贼,泄露越军军情,致使平襄之战大败,并与当时的晋军主帅邱韦合谋伪造证据,陷害陈秉章父子通敌叛国,使陈氏满门冤屈而死。
陈家已经在不忠不义的耻辱柱上钉了太久,人人闻之均是唾弃,此时骤然知晓叛国的罪魁祸首另有其人,陈秉章为南越戎马一生,却落得个骨埋沙场,全族抄斩的结局,无论朝廷还是民间,一时都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为抚恤忠臣,平冤昭雪,皇帝特意下旨,追封陈秉章为安远侯,因陈氏父子已不在,特许其流落在外的长孙陈凤亭领受爵位,世袭罔替。
但陈凤亭最后并没有接受赏赐,而是选择在戍北军里做一名谋士,过天高皇帝远的清闲日子。
等消息传回临安,众人俱是战战兢兢,害怕皇帝降罪,然而萧元征沉吟片刻,尊重了他的意愿。
……
正月末时,萧元景从北境回到临安,来向萧元征辞行。
兄弟二人已经许久没有谈过心,正巧今日的政务处理得差不多,萧元征就屏退了身边随从,和萧元景在宫道上一同走了一阵。
“已经决定好了?”
自收到萧元景从沂郡寄来的亲笔信开始,萧元征就一直处于烦躁不虞的状态。
皇帝平时喜怒不形于色,臣属难以捉摸他的心情,日日在御前侍奉的刘进忠却是看得一清二楚。
登基三载,萧元征已经少有为某件事举棋不定的时候,每每烦闷,总是下意识摩挲案首摆的一方玉狮子,这两天摆件的表面都比往日光亮可鉴一些,足见其心浮意乱。
“是。”萧元景回答,“过了正月就动身。楚水快要涨潮了,到时候渡江不方便,早几日走为好。”
临安今年没有下雪,春日比往常来得更早一些。
庭院森森,幽深的宫墙掩映亭台,檐牙高啄,碧影斑驳。
皇帝出行,周围宫人均是退避。离开旁人耳目,他得以对兄长说几句私话。
“我这次去上京,往后大概少有回来的时候。皇兄对外就称,我前往封地就藩了吧。”
“寅部、巳部我已经尽数交代过。嘉陵关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起战事,皇兄选一个信得过的将领去沂郡戍守,多磨炼几年,就足以代替我。”
“至于其他,穆乘风不适合再做十二部的统领。”他坦然道,“皇兄不如把这个位置交给毕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