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(1 / 2)
“而且此时烹制豆生,正应和时节。”
——虞凝霜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自七月七开始,便有“种生”的习俗,即是将各类豆子放入精美的小瓷碟瓷碗,或是小竹篮里,待其发芽。
芽发数寸之后,再用彩色丝缕将其缠绕装扮起来,花花绿绿的甚是好看。
它们就像一个小玩具,或是小盆景似的,看着便很讨人喜欢,街上总有人售卖,虞凝霜也给弟妹买过。(1)
隐隐约约,虞凝霜能够理解市井百姓对豆生的喜爱。
喜爱它们便宜又耐储存,喜爱它们可以现吃现生,喜爱它们不费吹灰之力,就可以为舌尖添一抹鲜味。
它们令人安心。
当然,人们也许更爱豆生的纤长美味,爱它永远欣欣向荣,勃勃向上的姿态。
以豆生作为常用蔬菜入菜,正是始于本朝。
因此仍属于一个热火朝天探索的蜜月阶段,大家吃得极其凶猛。
但凡往那种生小篮子里看一眼便知,只要是豆子谷物,甭管什么蚕豆、红豆、绿豆、黑豆、豌豆、小麦……都得让它发出个芽儿来看看。
主要是来尝尝。
可这样轰轰烈烈的“豆生家族”,到了现代,却没落到一提起豆芽,首先想到的无非是黄豆芽和绿豆芽两种,顶多再加个黑豆芽……
可见,漫长的时间中,智慧的先民们已经从味道、性价比、安全性等等方面,替子孙后代做出了选择。
所以,虞凝霜用的是黄豆生,耐煮,而且味足、营养丰富,的确是豆生中的扛把子。
听了虞凝霜的讲述,这一次开口的,却是那一位小公主赵妙嘉。
“黄豆生?和我种生小篮子里生的是一样的吗?”
与自家妹妹同样年纪的小姑娘,白雪可爱,金玉之质,看得虞凝霜心中喜欢,便温声回答。
“微臣无缘得见公主所种的豆生,不敢妄下结论,但大致是如此。”
赵妙嘉听了,灿然笑起来。
即使她丫髻上一颗珍珠就能换数百石豆子,但那篮子豆生,她确实是在小心养护着,每日还要跟它们说话呢,金贵得很。
“你做饭好吃,又会做豆生,你来我殿中,帮我看着那些豆生好不好?”
未等虞凝霜回答,也未等他人表态,赵妙嘉已经被她的父皇轻声呵斥。
虞凝霜是太后娘娘宫中人,怎么能因为孩童玩耍之心便被随意要走呢?
虞凝霜依吩咐退下之前,见可怜的小公主已经眼泪汪汪。
是齐郡王在哄她。
虞凝霜隐约听他讲起,说闽地人家也会在中元给先祖供奉豆生。待豆生长三日之后,便取来做菜,很有意思。(2)
他还约定和小公主再一起生些豆生,小公主似是终于破涕为笑,只是再后面的,虞凝霜就听不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