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节(2 / 2)
“黄小兄弟,是曾某对不住你,你放心,若是后面印出来了,盈利我们三七分成!”曾先生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道。
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。
黄寄北不知道的是,曾先生在后来为了凑够《化蝶》的印刷费,甚至卖掉了在县城的祖宅,也真是个痴人了。
而黄长植那边,在做完最后一次的复诊后,李大夫告知他们以后不用再来了,黄长植已经完全好了。黄寄北一家高兴极了,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,黄长植更是迫不及待的要接过黄寄北的担子。
春日清晨,父子两一起出门了。父亲推着车,儿子背着竹箱,在进了城以后两人就分道扬镳,一个去集市上卖烤香肠,一个去北边码头卖生食馄饨。
杨柳依依,燕儿双飞,河道上冰雪消融,船只来往穿梭,好一派热闹景象。
黄寄北背着竹筐来到了城北码头,看到码头的大门后就停下了脚步。
再往前走就要交费了,那里是码头自己规划的买卖市场。黄寄北倒不是舍不得那几个摊位费,毕竟这半年下来也攒了一些钱了,只是自己这摊子着实是太小了,没必要租个摊位。
黄寄北就在离码头入口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,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,背靠着一块大石头支起了自己的小摊子,摊子旁边是位卖菜的老奶奶,黄寄北打过招呼便收拾起了自己的摊位。
黄寄北打开箱屉,这个箱屉是重新改造过的,减少了抽屉式隔层。下面空出来的地方可以放馅料和馄饨皮,上面仍留有两层浅口抽屉,用来存放包好的馄饨。
黄寄北从下面取出两个装了馅料的瓦罐,一大包切得整整齐齐的馄饨皮,放在箱屉的顶部,又抽出了最上面的那层抽屉。
坐上小马扎上,擦干净了手,黄寄北左手拿皮右手取料,包一个,放一个,不一会儿就铺了满满的一层,一个个馄饨像是挺着肚子的小鸭子,可爱饱满。
“小郎君,你这馄饨包的俊哦,小小年纪干活利索的哦。”旁边的老奶奶夸到。
“奶奶,您这菜啊也水灵的很,一看就是今早现摘的。”黄寄北放下勺子,笑着回道。
两人才刚唠嗑了两句,就有人上门了。
“小老板,你这馄饨都有什么馅的呀。”来的是一位衣着体面的妇人,像是有钱人家的下人出来采买的。
“婶子好,我这有素三鲜和芹菜猪肉馅的,这素三鲜是韭菜、鸡蛋、和香菇,五文钱十二个,芹菜猪肉馅的七文钱十二个,夫人要来点吗?”
“这倒也不贵,这样吧,小老板你再多包一点我要六十个素三鲜的,六十个芹菜猪肉的,包好了送到里面紫色旗子的船上,就说是徐姑姑要的,我这先付你一半定金。”这位徐姑姑办事利落的很,看起来是个能做主的。
“好嘞,姑姑你放心,我这馄饨肯定给你包的足足的。”黄寄北收好定金,坐下熟练的包了起来。
那位徐姑姑又在旁边老奶奶处挑了好些菜,也是付了一半定金,让送过去。
黄寄北托老奶奶照看下摊位,自己带着包好的馄饨和老奶奶的菜往船上去了。
这一去又接了几单,黄寄北干脆把箱屉搬到了船上,在甲板上直接包好了送到各个船舱。黄寄北包馄饨的熟练样吸引了不少了,好几个都现场下了订单,约好了明天送过来。
黄寄北结束的比较早,还没到中午馅和皮就用完了,他便按照先前约定的,到县城外路边的茶棚里等黄长植。
说是茶棚其实也就是两间简易的木板房,屋顶铺的是茅草,一间屋子里有灶台,另一间屋里放了两张桌子,几张板凳,屋外长了一颗大槐树,如今已是满树绿意了。
这木屋是之前修官道的时候留下的,为了给监工的官吏提供临时休憩的场所,官府划了一片地,简易的搭了这两间木屋,顺便卖些茶水馒头。
现在路修好了,人就都散了,这茶棚也就放着没人管了,听说过几天就会拆掉。
黄寄北觉得挺可惜的,这些日子他经常在这歇脚,这木屋虽说简易,好歹能遮风挡雨呀。这茶棚位于去县城和镇上的三叉路口,左拐是苍梧县,右拐是巫溪镇,位置是真不错。
官道修好后,这条路人流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,除了本地人,往来的客商还真不少,之前冬天还不觉得,这回儿开春,越发明显了。
看着过往的行人车马,黄寄北脑中产生了个念头,他越想越觉得可行,等黄长植一到,他就迫不及待的说了出来。
“阿爹,我们把这两间小木屋租下来怎么样?若是能将这两间小屋租下来,我们就不用每天来回奔波了,这里离黄家庄也就半个时辰的路途,比起县城可是近多了。”
租约
黄长植听了觉得可以一试,两人当机立断,回了县城,寄放了推车和箱子,买了些拿得出手的茶叶和点心,去拜访了赵书吏。
赵书吏是当时黄长植服徭役时的监工,他还记得黄长植,大渊朝的徭役并不苛刻,黄长植当初受伤瘫痪也是因为意外。
赵书吏听了父子俩的来意,想着这也是举手之劳,这茶棚拆除还得花钱找人去干,不如就租给黄家父子,算是补偿了黄长植吧。
黄家父子听了后千恩万谢,随后又打听起了租金的事。
“这茶棚原是要拆的,也就不多要你们的了,一个月你们给三百文就行,不过最多只能租两年,时间太久了我也做不了主。”
这价格不算高,黄长植父子都很满意。
谈好了租金,赵书吏便顺道带着黄家父子俩去县衙签了契约。
黄长植在契约上签上了大名,交由官府用印备案。他们先一次性付了半年的租金,之后每半年付一次即可。
出了县衙,黄家父子脸上挂满了笑容,他们原先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没想到真的谈成了!
而且三百文的租金着实很实惠了,这毕竟是在官道旁的房子,虽然只是简易的木板房,但在大渊朝,百姓是不可以随便建房的,无主的土地都属于官家用地。黄寄北想着等后面有地皮挂出来卖了,倒是可以考虑买,毕竟租期只有两年,而买了就是自己的了,不过目前他还买不起,只是想想罢了。
两人取了推车回到木屋,围着这两间房来回看了又看,心里是止不住的欢喜。
木屋的地基倒还算稳固,不过屋顶的茅草薄了点,需要再加几层,四周的木板也要加固一下,然后再刷上一层桐油防止腐烂。
父子两一路一会儿讨论着茶棚装修的事,一会儿商量起两间小屋以后卖什么的问题,不知不觉就到家了。
两人今天走了不少的路,却一点儿都不觉得累,浑身充满了干劲,兴奋极了。
两人回家后和白氏说了茶棚的事,白氏比他们还要开心,以后丈夫和儿子不用每天在外奔波了,他们家有固定的摊位了,这是要稳定下来了呀!
一阵激动后,白氏也考虑起了今后茶棚的经营问题。